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探索师德师风建设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,3月1日下午,我校在模拟医院示教室举办了以“师德师风融合课程思政”为主题的专题研讨会。本次活动特邀护理教育领域资深专家贾秀英教授莅临指导,教务科长彭学元主持会议,各教研组长及骨干教师齐聚一堂,共同探讨如何以师德涵养推动课程思政创新,以课程思政反哺师德师风建设。
一、专家引领:明方向,树标杆
贾秀英教授以《课程思政的师德本义与实践路径》为题作主题报告。她指出:“课程思政的本质是‘生活思政、言行思政’,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最鲜活的思政教材。”贾教授结合护理专业特点,提出“三融合”理念:
师德与专业融合:教师应将“敬佑生命、救死扶伤”的职业精神融入教学,如在讲解“静脉输液”操作时,同步传递“以患者为中心”的护理伦理;
课程与思政融合:以《基础护理学》为例,示范如何通过“案例分析+角色扮演”模式,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临床思维训练;
言传与身教融合:分享自身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带领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经历,强调“教师用生命影响生命”的示范效应。

二、教研共研:破难题,探新路
在分组研讨环节,教师们围绕“课程思政元素挖掘”“师德评价机制”“学生获得感提升”等议题展开头脑风暴。内科护理教研组组长刘睿老师提出“思政元素地图”工具,建议将课程知识点与思政目标逐项对应,形成可视化教学指南;外科护理教研组李倩倩老师则展示了“手术室无菌技术”教学中的思政融入案例,通过对比国内外护理标准,增强学生制度自信与职业使命感。
针对青年教师提出的“思政内容与专业课程‘两张皮’”困惑,贾秀英教授建议建立“课程思政资源库”,鼓励教师跨学科合作开发典型案例,如将“老年护理”与“孝道文化”结合,将“急救护理”与“社会责任”关联,实现“盐溶于水”的融合效果。

三、制度保障:强根基,促长效
教务科长彭学元在总结中强调,学校将从三方面构建师德师风与课程思政融合的长效机制:
培训体系升级:将课程思政能力纳入教师职前培养与在职进修体系,本学期将开展“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工作坊”等专项培训;
评价机制创新:修订教师考核办法,将“师德表现”与“课程思政成效”纳入职称评审、评优评先的核心指标;
平台资源共建:联合附属医院打造“临床思政案例库”,收录真实医疗场景中的伦理困境与价值抉择,为教学提供鲜活素材。

四、活动总结:育新人,向未来
此次研讨会通过“专家把脉—教师共创—制度保障”的闭环设计,为师德师风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发展提供了系统解决方案。教师们纷纷表示,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,努力实现从“课程承载思政”到“教师孕体育人”的转变,为培养“仁心仁术”的新时代护理人才贡献力量。